在看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之前,我一直在思考成功学和积极心理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?现在我明白了,二者有相似之处,但也有本质的不同。在成功学眼里,似乎只有“出任CEO,赢娶白富美,走向人生巅峰”才是成功,而积极心理学的意义是如何让人更加快乐。

序言

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其实是一门积极心理学公开课,吸收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大部分精华。国内很多平台为了让人容易理解,所以改为了幸福公开课。被哈佛学子誉为“人生导师”的Tal教授,整合了积极心理学的大部分精华后开设了这门公开课。这门课刚开设时只有8名学生,后来超越经济学导论,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。

一、什么是积极心理学?

心理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。心理学的初衷是为了治愈二战后人类的心理创伤。这造就了传统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以消极问题为主,消极研究与积极研究的比例一度达到21:1。心理学分三大阵营,以斯金纳、华生和桑代克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,以弗洛伊德、荣格和阿德勒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心理学,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对前两者的异议。

在学术上,人本主义心理学孕育了以马丁赛里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,是一门系统的学科。与之相反,成功学里的很多方法缺乏科学有效的数据理论支持,没有普适性,存在幸存者偏差。积极心理学的快乐并不等价于财富,这一点与成功学有本质上的差别。快乐更多指的是心理上的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。它包括财富、理想、爱情和名望等一切能使人感到快乐的东西。

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诸如抑郁症、强迫症、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为主,而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如何使人更加幸福快乐等积极话题。积极心理学早期在学术上不受待见,一度被置于学术边缘。但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物质的日益丰富,人们越来越迫切得到精神上的满足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当人的低级别需求得到满足后,就会追求更高级别的精神上的需求。

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富人在事业有成,家庭幸福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感受到幸福快乐,而且抑郁症成为了高发的心理疾病。一些心理学学者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开始将研究重心转向如何使人更加幸福快乐。此后,积极心理学也开始在学术圈崭露头角,最终形成了现在三分天下的格局。

二、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?

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,物质日益丰富,人们的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。人人都应该学一点积极心理学。去年年末,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了徐凯文: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,一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舆论。为什么天之骄子们会出现“空心病”?为什么现在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?很多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,觉得人生没有意义。

研究表明,抑郁症很大程度上与多巴胺(多巴胺是人体内分泌的一种快乐激素。当人感受到快乐时,体内就会分泌多巴胺。)有关。多巴胺低时,人就会感到抑郁。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,整天胡思乱想。多巴胺非常低时,就会感到重度抑郁,产生自杀倾向。

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被医生告知多出门走走的原因是,出门走走会使人感到心情愉悦,提高体内的多巴胺的浓度,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的目的。只要我们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快乐,体内的多巴胺浓度就会升高,自然就不会整天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等各种哲学问题。因此,如何使人更加幸福快乐成为关键。

三、勇于改变

长期以来,心理学关注的都是消极的问题。而积极心理学由消极转向积极,研究最优秀的个体和可行的事。就像人应该多去关注优点一样。我们不应该直接关注消极情绪,而是去关注快乐幸福,这样才能治本。面对已有的缺点要学会接受,而不是整天苦恼于此。

要把多余的精力拿去培养优点,培养快乐。这样做并不是逃避问题,而是我应该去做我们能改变的事情。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成长尖端统计学,统计样本是最优秀的个体和可行的事。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,然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,做出实际的改变。

永远不要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。改变是最难的,永远不要等,just do it!这样你可能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。我们都知道“指数爆炸”和滴水穿石。只要每天做一点小的改变,日积月累,终有成功的一天。

四、准许为人

幸福不是一种随机现象,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。每个人都有潜能,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,而不是关注缺点。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,应该学会发挥自己优势去做好一件事。我们的缺陷不管好坏,我们只能接受。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不要尝试和人的本性斗争。只有精神病人或死人才会一直快乐,没有愤怒痛苦。

当我们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,那种自然现象只会加强。准许为人的本质是承认自己的缺陷,承认自己的欲望。是人就该有,不应该去压抑它。不管喜欢是否,接受现实,去改变能改变的。每个人都有痛苦情绪,不应该认为自己有毛病。严重的抑郁是快乐付出的终极代价。

准许为人并不是要我们肆无忌惮地表达情绪,而是在自己的私密空间里展示自己的真性情。在亲密关系面前,要表现真正的自己。不要撒谎,撒一个谎,就需要一百个谎来圆。接受不是屈从,不是破罐子破摔。而是主动接受,主动去改变能改变的事。

西方人认为人的本性有七种,贪,即七宗罪。(推荐电影《七宗罪》)西方人认为人本性受约束,本性难移。但我们可以把它导向好的一面,不损害他人的利益。我嫉妒别人,嫉妒最好的朋友。但并不意味着我是坏人,因为这是人的本性。除了个别人不嫉妒,每个人都嫉妒过别人。

即使是无欲无求的得道高僧,并非天生的无欲无求,是修行几十年的成果。作为普通人的我们,更不可能改变本性。现在,我仍会嫉妒他人,但我会选择宽容和亲切对待他人。我可以接受现实,但不会屈从于对那种感觉的想法。接受痛苦的时候,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,对别人倾诉来缓解痛苦。痛苦情绪和快乐情绪都是人的一部分,越早接受越好。

上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,并不代表从此不痛苦一直快乐,只是你的心理免疫系统更强,痛苦的次数更少了。更有抵抗力,即使有病也能恢复得更快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有过改之,无则加勉。快乐和不快乐的人,不在于快乐的人没有痛苦。而是快乐的人从痛苦中走出来更快,心理免疫系统更强。

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,改变能改变的东西,并用智慧去认清二者的差别。不要想办法战斗打败我们的本性,我们接受它。接受自己,接受出现的一切情绪。准许自己为人是健康支柱之一。每天提醒两次,准许自己为人,准许别人也这么做。

五、快乐的意义

亚里士多德说,快乐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,人类存在的最终目标。如何获得,如何保持,重新获得快乐是多数人时刻怀有的秘密动机。某位高僧说,不论一个人是否相信宗教,不论一个人相信什么宗教,生命的最终目标是快乐。我们生命的主要活动是寻找快乐,快乐是重要的。

消极情绪会让我们的思维收紧,而积极情绪可以扩展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最自私的是善举,帮助别人能使自己快乐。但这是人的本性,我们可以把它导向好的一面。传播快乐最有效的方法是努力先使自己快乐。自己都改变不了,怎么改变世界。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。要想让世界更美好,先从自己做起,让自己更加快乐。

六、乐观主义

有一个实验,将一群老人放在20年前的环境里。要求他们装作回到20年前的生活,然后老人变得年轻了,记忆力和心肺功能等生理指标都有所提升。这说明一个好的心态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大有裨益。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,让自己受到积极的影射,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向上。

书籍、名言、画作、音乐和电影等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射,让人更加积极乐观向上。自信的学术术语,即自我效能。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生活选择、动机水平和机能的质量。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,将会创造自己的人生。我们不应该忽视精神的强大力量。相信,不一定能成功。但不相信,肯定不能成功。成功取决于你坚持自己能取得成功的程度。影响长期成功的因素:一是不断地提问,二是相信自己。

学习失败,从失败中学习。某一次记者采访爱迪生说,你失败了5000次,放弃吧!爱迪生说,我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是错误的。研究表明,史上最成功的科学家与艺术家,也是失败次数最多的人。这不是巧合,成功没有捷径,要勇于试错。乐观主义者,短期目标不现实,长期目标现实。悲观主义者,短期和长期目标都现实。

悲观主义者:

他们有个目标,他们的期望很低。他们信念不高,不认为自己能做好。而且积极性低,大脑寻求一致。他们的表现通常取决于他们的信念和期望。他们的理解是,我早就跟你说了,我做不好。然后其他人就会说,现实真好啊!

但有时也能成功,是因为悲观主义者超出了自身的期望,只是走运而已。于是,大脑在期望与现实之间寻求一致。一次又一次的循环重复,然后再次变得现实。不成功的现实,但是现实。因此,他们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上都很现实。

乐观主义者:

乐观主义者一开始就有着很高的信念和期望。他们大脑寻求一致性表现没有那么好,没期望的那么好。换言之,有点不现实。但由于信念水平很高,他们对失败的解释很好。(如果我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会怎样?这是个机会,我知道了哪些方法不行。)然后,他们依然保持着很高的信念和期望,并继续努力。

此时,他们会面临外界的质疑声,(你为什么不能现实点,像你的好兄弟或者好姐妹那样。)但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。于是,一次又一次的继续坚持,继续努力奋斗。5次,10次,有时5000次,甚至10000次。久而久之,直到他们带来了“不现实的现实”,并让它成真。

这时,他们的期望与现实一致了。因此,从短期来看,现实可能不一致,遭受非议。但从长期来看,只要坚持不懈,终有一天期望和目标会变成现实。学习失败,从失败中学习,成功没有捷径。这并不是为了安慰自己,也不是盲目乐观。而是如何解释失败,早日走出失败的阴霾,开始新的征程。

一件事分为永久的和暂时的,失败只是暂时的,成功也不是永久的。屡败屡战,不进则退。如何区分现实的乐观主义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?盲目乐观,我认为能就能。错误的乐观主义迟早会幻灭。现实的乐观主义,脚踏实地,仰望星空。

七、逆境还是机遇?

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,快乐水平都是在一个基础水平上起起伏伏。即使经历了再打痛苦或者快乐,人也会很快回到快乐的基础水平。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,就要不断挑战新的目标并取得成功。这样才能提高快乐的基础水平,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。如果我们总回到基础水平,为什么还要寻求幸福?

只要基础水平逐渐升高,即使是回到基础水平,依然比之前幸福。直面问题是心智成熟的开始。因此,我们要鼓起勇气,敢于尝试。勇气并不是没有畏惧,而是有畏惧也依然坚持向前。

爱迪生失败了5000次,意味着他验证了5000种方法不成功。当然,并不是明知道成功的方法还去验证。只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,失败在所难免。经历的失败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,至少证明了5000种方法是错误的,下次失败的可能性更低。悲观者甚至在天堂都能找到缺陷。

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危机,危机在发展中有潜力,乱世出英雄。悲观者在每个机会面前看到困难,乐观者在每个机会面前看到机遇。成功没有捷径,接受现实,接受失败。成功没有期限。是人就会有失败的时候,只是失败的角度和形式不一样。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了,要做的不是抱怨,而是如何把事情解决得更好。不是把坏事看成好事,而是从坏事中看到好事。

八、积极情绪

为什么大家不都去做乐观主义者?因为大家觉得乐观主义者不切实际。在现实中,新闻大多数都是悲观负面的。媒体的负面新闻,让我们潜移默化得成了悲观主义者。对于媒体要选择性倾听,不要以偏概全。媒体关注强暴,但忽视了几十亿人的正常性爱。我们需要关注人性里伟大的种子。

如何成为积极者?要关注那些正常的人和取得成功的人。推荐好新闻网站,每天推送世界各地的积极事件。此外,艺术对于改变我们的内在思维也很重要。宏观上多收看好新闻,微观上培育有启发性的艺术爱好。艺术在历史进程中改变了世界。准许为人,准许自己感受各种情绪,这样才能更加快乐。

要勇于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,不要憋在心里。为什么越战老兵比以色列大屠杀的幸存者更容易产生心理创伤?因为越战在美国国内遭到民众抵制,很多老兵都不愿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。长时间憋在心里,久了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。而大屠杀幸存者回国后,开始向人们讲述自己的经历,心理创伤得到治愈。因此,生活中的困惑尽量和亲朋好友沟通交流,再不济也可以写日记。学会感激和感恩,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。